新闻中心 /News
瑜伽是什么?你从瑜伽里收获了什么?你之前的认知体系有因为瑜伽改变了吗?
瑜伽是什么?你从瑜伽里收获了什么?你之前的认知体系有因为瑜伽改变了吗?瑜伽不仅仅是做体式,后弯、倒立、扭转、前屈、站立等等。。。这些体式是让我们去阅读身体的方法和工具。而一些仰卧、俯卧的修复性的体式,则可以让我们更舒适的停留在体式里面,去深刻的、细致的阅读。
很多人练习瑜伽总是想改变身体的问题,但其实真正的去阅读和审视一个问题,去读懂一个问题,往往比改变更重要。读懂一个问题后,意识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并且会慢慢的教会自己对于这个问题如何去做出调整,去和这个问题相处——这是瑜伽给到我们的价值。
往往很多人会习惯于用一种方法去抑制一个问题,这样也许能暂时规避这个问题,但也会让这个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所以,这个问题也许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制下去了。当有一天这个问题再出现的时候,可能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了。
春夏最美交替的5月,由于疫情,不能随意出门逛公园,内心多少有点不适应。幸好,我还有瑜伽,至少能控制自己不会无端发脾气,或者diss种种,但懒惰的习性在一点点滋长,比如写文章这事就有点拖沓。
如何破解呢?只好靠周末的能量回流。以前我周末都会去郊区逛逛,至少也是颐和园里走上一圈,让自己心无杂念地沉浸在皇家园林中,我相信那些屹立不倒的古树自会治愈我。现在比较惨,作为市里的重灾区,尽管健康宝一切正常,我还是不去别的区祸祸别人了,只得求助于我家旁边1公里左右的小公园了。
夏天来了,天长了,每天早上5点15起来,望向窗外,远方都是红红的天空,很美,打开窗户,有小鸟和蝈蝈的叫声传入耳内,除此之外,只剩下一片安静。无论我在垫子上的状态与表现如何,我都很享受这个过程,也许我喜欢这份宁静吧。
我想,如此美景之下,室外到底是什么光景呢?那就去小公园看看吧。趁着体式休息的这一天,按时起床,做了狮吼、收腹收束、火的扩张和Nauli未遂,外加风箱式和卷舌式,简单的冥想,迈着轻快的脚步出发了。
纵然已经遭遇连续好几天30多度的高温,清晨的微风还是凉爽的,走在树荫下,自有一份清凉。本以为路上冷冷清清,其实人还挺多的,碰到了好几波遛狗的。好吧,天敌,我服了你们,我主动让路。
来到小花园,怎么那么赏心悦目呢?可能那里自带一种治愈的气场,当我身临其境时,就会莫名地舒心,看什么都美。学了瑜伽,我才懂得,当我内在足够平静,足够感恩时,外在一切都是相当美好的,外在的事物不过是我内心的一种映射。
小小的公园,竟然有好几波跑步的,我喜欢看着他们拼力前行,年龄不重要,配速不重要,样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停歇,一直在前行。当然,我会不自觉多留意他们的姿势,有些人会内八字,有些人手臂摆得有点夸张,有些人呼哧带喘……心中冒出个疑问,若把跑姿调整一下,会不会跑得更舒服呢?比如尽量腹式呼吸、双脚均匀用力、手臂自然摆动…我这些奇怪的想法,可能来自于学习瑜伽正位的概念吧。
欢快地绕了一圈,我有点意犹未尽,因为好喜欢这个公园,这个曾经被我超级嫌弃的公园。可时过境迁,当我被“困”在重灾区时,这个公园竟然亮起来了,我甚至很感恩它的存在。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我还想来,怎么办?怎么跟瑜伽练习协调呢?人生啊,就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
回家路上,我的大脑在高速运转,给出了几种方案。在我不用做体式的日子,我依旧可以在清晨到公园逛逛,啥都不耽误。要做体式时,要么就4:30起床,全套练习完,再到公园来打卡。这个方案可行,但我估计做不到,4:30起床,我会精神很萎靡吧。要么就是临近中午再来遛公园,那时就得全副武装,包括拿着大大的水瓶,高温是最大的挑战,可谁让我这么喜欢小公园呢?
忍不住又浮想联翩了一小下。人生啊,还要面临一个又一个取舍。对于我,早上到底是遛公园,还是练习瑜伽呢?我曾想过,要不拿着瑜伽垫来公园凹造型,三思过后,我放弃了。这户外瑜伽,偶尔玩一次,可以,但多了,不适合我。
我还是需要一个封闭的环境,让自己安静下来。既然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还是踏实地选择瑜伽练习。如今,它已经变成了我生活轨迹的必要组成部分,属于我的基本款,把我的感官唤醒,让我一天能量满满,外加调节我的情绪。至于小公园,它是个plus选项,属于我的奢侈品。若有条件,我自是不会放弃。
每个人对瑜伽的认知是不一样。有人把它作为拉伸,有人把它作为运动,有人拿它修心养性,有人拿它减肥塑形。
不管你把瑜伽当作什么,选择怎样的练习方法,场景以及练习频率,我觉得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
场景不同,装备不同,但最终从瑜伽中能收获多少,跟这些外在因素都无关,只和你的状态和专注有关!
有人说广场舞大妈每天拉筋劈叉凹造型不是瑜伽,广场舞大妈还说你在瑜伽馆里面,每天倒立劈叉凹造型,不是锻炼呢!
瑜伽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的状态,不分贵贱!更不要人为给瑜伽分贵贱!就像幸福,是一种感知。不分贵贱一样!
瑜伽的历史悠久,最早关于瑜伽的记载发现于大约1500年前的印度经典《韦达经》。然而,考古学家后来又在印度河流域找到一件画有瑜伽练习图像的陶器,这件陶器距今至少也有5000年的历史,由此可见瑜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
人们常说的“ ASANA”指瑜伽里的体位法,也有人将ASANA泛称为瑜伽。传说瑜伽原是古印度修行者悟得的修练奥秘,仅由修行者传授给少数人,后来才慢慢流传开来。
现在的瑜伽已被证实为一种符合科学的健身方法,瑜伽虽然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直到现在还在世界各地流传,不过它广为大众所知,也只是近100年的事情而已。
瑜伽有千年历史传承,古代的印度修行者观察动物行为、休息模仿这些其实对人也有好处的动物的动作,这就是瑜伽体位法的维形,也是传统瑜伽的开始。
但是,传统印度瑜伽并不适合每个人,更适合男人,因为在远古时代,瑜伽原本就是专为男人所设计的,尤其适合运动型的“肌肉男”。
现代都市人为追求身体、心灵的健康或是缓解工作压力,而希望从瑜伽伽练习中得到解决方式。瑜伽越来越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不过对于一些上班族、中老年人或是平时就不运动的人来说,直接就开始练习传统瑜伽,是不适合的,因为你的身体筋骨根本无法完成传统瑜伽的体位法,依样画葫芦地做传统瑜伽反而让自己的身体容易受伤。
有些瑜伽老师会针对个别人群、个别身体所需,从传统瑜伽体式中延伸新动作。也有瑜伽馆开设了高温瑜伽、辅助瑜伽等课程,非常适合身体僵硬的现代人练习。它们借由扭转、弯曲、伸展的静态动作,以及动作间的呼吸控制,刺激腺体,内脏,达到松弛神经、放松肌肉的目的,而且也照顾到了心灵层面。
瑜伽是一项身心运动,我自己的感受是表层的身心合一,至于书上说的“梵我合一”在目前这个社会是很难达到了,能把自己内外整合了就不错。
开心了依然是大声说笑,嘴巴馋了,也会背着小孩出去海吃一顿,但是会有意识去做一些收敛,我喜欢称之为力量感。
换句话说,我内心强大,可以去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集中心力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觉得生活是有力的,这样的生活才精彩!
客观事物存在本身是完整的、无分别的,人是有分别心的,于是赋予客观事物存在本身各种各样的分别。如,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美的,那是丑的;这是善的,那是恶的;这是有利的,那是有弊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环境造就人格。环境会影响一个人内在的心灵家园。人与环境的关系,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内心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我看到所谓丑的东西、恶的东西、臭的东西、有害的东西,往往会心生厌恶而远离,殊不知,这些都是分别心,都是个人的偏见。因为分别心,我与生活中的许多美好擦肩而过;因为分别心,我的生活因不完整而矛盾重重;因为分别心,我活在自己的偏见中,受苦受难!
对于客观事物存在本身,我只愿看到我想看到那一部分,我如故事“盲人摸象”中的盲人一般,活在自己的偏见中,反复犯无知的错误,最终伤痕累累!
当我心情好的时候,我看万事万物都是可爱的;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看万事万物都是厌恶的。由此可见,我活在我的“心情里”,而非活在万事万物中。此刻的我在想,在万事万物的眼里,我又是怎样的?!万事万物是客观的,在万事万物眼里的我也是客观的,万事万物看我,会觉得我就是万事万物,而我觉得,万事万物是万事万物,我是我,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孤立了自己。因为分别心,我时常感到孤独,我是单独的存在!
近30年的光阴里,我一直孤独着,即使身边都是爱我的人,我感受不到爱!看到镜中的自己,我十分的不满,怎么能这么丑,造物主是在跟我开玩笑么?!两个眼睛怎么不一般大,鼻孔怎么不一般大,牙齿怎么不整齐、歪歪扭扭,左右脸居然都不一般大,我似乎觉者我的两条腿、两条胳膊都不一般长。说实话,我总是想着“回炉再造”一把,或许我就会喜欢我自己!如此严重的分别心,我怎么可能好好爱自己,除了自我伤害,别无他法!
直至遇见瑜伽,一束光照进了我的生命,点亮了我的内心!我遇见了完整的自己!再看镜中的自己,我有两只眼睛,跟别人一样;我有两只鼻孔,跟别人一样,我有一口牙齿,跟别人一样,我有一张完整的脸,跟别人一样;别人有胳膊、有腿,我也全都有!想着想着,我开始心疼残障人士!想着想着,我发现我与别人别无二致!想着想着,我知道我也可以足够的美好!因为真正的美好,不在外在,而在心灵!真正的美好,用眼睛是看不到的!用心方能感受得到!
遇见瑜伽,我不再给自己贴任何标签,我不再给他人贴任何标签!每个人都是可爱的,每个人都是值得被爱的!我也一样!
不知不觉,习练瑜伽十年,我的内心充满光明!此刻,我真正的懂得,只要内心是完整的,心灵就会绽放万丈光芒!在我眼里,万事万物都是可爱的,万事万物都是光芒万丈的!我热爱与我有关的一切!我热爱此时此刻!我活着,我爱着;我爱生命,生命爱我!
此刻的我不再追求完美,只为完整!每时每刻的我都是完整的!每时每刻的我都是自信的!每时每刻的我都是光芒万丈的!我爱着生活,我爱着生活的一切,与我有关的生活亦是光芒万丈的!
当我觉察自己是完整的那一刻,我能感受到幸福每时每刻与我临在!我全然地接纳自己,全然地接纳生活,全然地接纳生活中的每一次遇见,我全然地爱着,这就是我的“瑜伽之道”!
爱自己是一生浪漫的开始!爱自己始于觉察自己的完整!爱自己是放下分别心!唯有爱自己,越爱越深,爱满自溢,才能线岁以前的我,都被爱我的人以爱的名义伤害着,从今往后,我将成为爱的通道,让爱经由我润泽所有有情!
我们常说亿博电竞官网,你的言语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是因为我们的气质里包含了我们所有的认知与过往经验。一个人分享的内容无法超越ta的认知(ta所分享的只是个体所有认知的总和……)。
如果把瑜伽老师用瑜伽分享者这个词来代替,我们会看到,个体所分享的内容,有传播的属性,语言具有反向的影响力,就是不管这个内容是否合理或者说是对的,但同一个内容,无数次的分享,个体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模式的脑回路,形成习惯,大脑会默认为这个内容就是对的。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各行各业,每一年都需要在自己所参与的这个行业里进行学习,深耕细作,同时,除了本学科的知识外,还需要学习学科的内容,以辅助了解自己的主学科。因为一个学科,只学本学科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同一个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思考维度去进行理解,同理,本学科的知识,站在另外的学科去理解,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思考)。
我们可能会见过很多的瑜伽老师,我们在每个瑜伽老师那里,感受到了每个人对于瑜伽的理解。而瑜伽的分享无非就是我擅长什么,我知道什么,所以我就分享这些,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每个瑜伽老师对于瑜伽的理解、以及教学的侧重点。
当我们以商业的视角去分享瑜伽知识时,所有的目的都是通向商业,当我们的目标只是完成这一堂课的指导时,所有的目的都通向如何上完这一堂课。当我们只是利用这堂课在复习自己最近所学的瑜伽或者说测试新的体式效果时,所有的目的都指向瑜伽老师自身……
适合老师自身的,也许并不适合学员。对于某一部分的练习,不是重复持久的练习就是理想的,肌肉的过度练习与关节的过度使用就是一种损耗。在瑜伽练习里,坚持并不是一个全部都指向正向意义的词汇,当你在一个体式里,动作于你而言,难度系数大,你完成指定的动作并不是根据你自身的情况(做退阶或做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那这种情况下的坚持,它就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满足,一种配合ta人练习的满足,一种被定义的坚持,一种被外界定义的练习……。
关于瑜伽的交流,有时候更多的是自我想法的输出,与对方无关。有一种情况是交流的双方都会认为自己理解的那一部分才是对的又或者说对方无法理解、直接下定义归类到某某范围与语境里……。所谓交流:1、你说的,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觉得我也有道理。2、你说的是对的或是错的。3、我可能不太懂,又或者说我需要阅读、提升自己才能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4、……,带着平视与包容、理解、接纳的角度才算是一个有效的沟通,带着俯视与仰视的沟通都是不理想的……
总结:每个人学习的路径都不一样,允许不一样的理念的存在,接纳别人和你的不一样,关注自己,感受当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